1997年,當我美國的朋友,聽說我剛認識的「第四任」,是住在遠在太平洋對岸的大阪時,總是驚訝的瞪大眼睛,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,意思大概是「你瘋了嗎?」之類的反應當高雄的朋友知道我當時頻頻停留大阪,是為了剛交往的他,雖然通常是一句驚訝的「真的嗎?」,但也彷彿司空見慣,應該聽多也看多了這樣的台日異國戀情也或許是台灣日本的距離,不像橫越大洋那麼離譜;訝異的原因,或許是因為這樣熟悉的情境,通常不會有出人意料的,「結局」… 

至於他那邊的朋友呢?其實我無從知道,只隱約記得有一次同他去參加當地好友家裡的聚會,他的好朋友望著當時已經認識一年的我們,開心的說很替我們高興另外他的日本義父Otosan,一位當時已六十多歲、住京都傳統富地主,每次我去大阪,我們大概都會有兩三天是在京都那棟傳統典雅的日式別墅裡度過;他總也把我當做是自己人一樣看待… 

想起Otosan,長得像千葉真一與明仁天皇的綜合體,最後一次見到他,應該是1998年的事了!現在的他,不知身體是否一樣健朗?笑容一樣陽光?像某日奈良的晴朗末夏,像今天港都的耀眼暖陽今天天氣很好,好的讓人想飛,好的讓人,心慌

 

文章標籤

盛夏壯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應該是認識「第四任」之後,我的第一個生日,也是唯一陪我一起度過的生日前夕,我應該也是剛抵達大阪沒幾天吧,他告訴我他有幾天的休假,想去京都他的義父Otosan家住幾天,要我準備行李,但是,我們得先去關西機場,去接出國旅行剛好正要回來的Otosan,然後再一起跟他回京都家…

當我們來到了關西機場的「出境」大廳,而我正納悶著他是不是走錯樓層,怎麼不是「入境」大廳時,他叫我放下手上的行李,然後他慢慢的從他包包裡拿出了一份那種旅行社給的DM「紙夾」,遞給了我… 我打開一看,裡面竟然是兩份「大阪/塞班」的來回機票,一張上面是他的名字,另一張我的… 我驚訝的抬起頭看他,卻看見他正笑嘻嘻的望著我,然後開口說:「Happy Birthday!」…

那應該是其實很少在過生日的我,當時收過的最貴重的一次生日驚喜吧!但現在想起來卻覺得很愧咎,那一趟十六年前的旅行,在我腦海裡現在只剩下一些片段的畫面:人潮熙攘的關西機場,因旺季剛過而遊客不多的塞班街頭,清亮耀眼且綴著白雲的藍天,清涼純淨且游滿魚群的海水等等,殘餘的記憶…

兩個人,一段愛,就像海鳥戀上魚的沈靜與深邃,如同魚戀上海鳥的翱翔與自在,兩者最美的交集,只在海鳥不顧一切低空掠過海波的閃耀倒影,只在海鳥奮不顧身衝刺入海激起的瞬間凍結破浪,一轉眼,就消失…

文章標籤

盛夏壯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接上帖】其實,就正是為知道這後來的第四任,當時不會在家接起話筒,所以我才不會緊張,所以不怕被拒絕,所以不擔心聽到的可能是冷淡世故的回應,所以才不害羞的撥出那通電話,也才不緊張的從容在他的答錄機裡,留下一段問候的留言就是一通言,在他心裡留下持續發酵的好印象,讓他決定安排在接下來的聖誕節,回紐約州家過節時,順道其實是專程)停留鳳凰城拜訪我,也才有後來那一段終生難忘、近兩年的,跨海洋遠距戀情 

如果我沒有在成田機場候機室,用剩餘的電話卡餘額,打了那通明知道對方一定不在家的電話,留下那則一半是出自真心喜歡,一半則是基於禮貌貼心,其實有點靦腆的答錄機留言,接下來的故事,會不會就不一樣了?… 

每個人手上的地圖,應該只告訴我們何處有最美麗的風光,但跟所有的旅遊指南一樣,不保證我們到達目的地時看到的情境,一定會跟上面刊登的美照,一模一樣而同一張地圖,同一本指南,在不同的人手上閱覽,在不同的時間出發,沿途看到的風光,最後到達的終點,應該,也都不會一樣吧! 

 

文章標籤

盛夏壯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接上帖】…如果,第一次跟著朋友去日本之後發誓回來要好好學日語,而有真的學會講的話,或許我們,就不會在那個東京新宿二丁目的秋夜,在那個我當時還是得硬著頭皮鑽進去的那個名叫「GB」的酒吧,相遇…

緣份」,不能刻意安排,所以「相遇」,也就無法事先預約…這樣的情境,對很多人來說,一定不陌生:在失望疲憊的準備離開前,總還會想,要是這時來一個喜歡的?如果繼續留下來,會有「結果」嗎?…於是左右難決,於是不甘就此離去…人生苦短,情路恨長,每個人手上都有張前人留下的經驗地圖,點出我們憧憬與最愛的風光在哪裡,但這地圖卻沒有詳細勾勒,如何到達那美麗景點的路線,更不會警告,有些美景背後,可能是個碎心深谷、斷腸懸崖…

文章標籤

盛夏壯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接上帖】對這突如其來的意外友善,我有點不知所措,本能的緊張不敢直視度方,低下頭,此時我望著他的手錶,回答他的竟然是:「Nice watch! 

不記得認識他之後,中間總共去了幾次大阪並不是去太多次記不得,或許是,並不想去真的實際是去了幾次而最後一次去日本,是1999年的夏天,跟約在沖繩會合,他從大阪、我從高雄飛過去當時並不知道,那是兩個人最後一次的見面,是「最後的相聚」!說來慚愧,對那次幾天的行程,走過的風景,度過的情境,記得的,竟也不多了!腦海只剩下一些模糊的街景影像,只剩下其中他帶這我在某一片人很少的淺灘,我們享受著清澈的海水與燦爛的陽光 

或許,正如同他後來跟我說過這一句話,十年了我到現在還記得: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!(每件事情的發生,都有其發生的原因的!)或許,就是我們中文常說的「因緣」吧:旅居大阪多年第四任」,為了去菲律賓潛水卻在東京跟來自臺灣、當時還在美國念書且不會說日語的我,在新宿二丁目當時唯一講英語會通的酒吧相遇如果,大學時念外文系的我必修的第二外國語當時跟著死黨選了日語,而非法語的話如果,【待續】

文章標籤

盛夏壯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段感情,不見得會結束,但一定有「開始」開始於第一次的相遇,第一次的眼神交會,第一次的微笑示好,第一次的刻意接近像是電影裡長鏡取景的慢動作,背景的人群化為模糊的景深,周遭的喧嘩變成抒情的配樂,緩緩運鏡直到那甜蜜酸澀的緊張、興奮滿溢的氛圍,被那句第一次開口的開場白,驚醒! 

那應該是十年前的一個東京秋夜,有點涼意,還不算冷,或許是因為來自一個觀念還算封閉的社會環境,所以即使是在風氣最開放的「新宿二丁目」,一個人,一樣要在心裡猜測、預演各種可能會發生的狀況之後,不知道要深抽多少呼吸、鼓起多少勇氣之後,才終於一個人推開了門、走了進去 !

圓形的吧台,就設在不算大的空間的正中央,酒喧嘩的客人,散落四周 記得,我幸運的有個位子坐在那個圓形吧台的一角,一個人點了飲料,獨自默默的坐著,靜靜的看著四周的觥籌交錯不久後,就發現有一個人彷彿在注意我然後發現站在不遠處的牆邊的他,正對著我笑了一下,而我也心裡暗喜的以微笑回敬只記得他微舉酒杯示意之後,便朝著我走了過來只記得過來之後,對我開口說了第一句話:「Hi【待續】

文章標籤

盛夏壯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接上帖】…27年前的事了!很多細節,已不復記憶只記得兩人在酒吧認識聊得很開心只記得,他邀我回去他下榻的旅館過夜,該做的都做了,不該做的也沒做只記得,兩人在纏綿累攤熟睡之後,半夜被,地震搖醒!然後他抱著我笑著說:”I thought that was you!” (我以為,那是你搖的!)…… 

1994年起趁在美國念書多次回台,都刻意在東京轉機停留,一兩天也好,所以也就幾乎都是獨行俠般的孤單冒險,幾次之後,也儼然是個小東京通了只記得那時最偏愛去的,其實不是很多人耳熟能詳、當時規模最「大」的那家會館,而是位在較老社區的淺草觀音寺旁的那家,而且最愛天氣晴朗的夏天去,因為可以在圍護很好的屋頂,「盡情」的享受太陽一直到1997那次在新宿二丁目的那家酒吧認識了已旅居大阪多年的「第四任」後,之後都只去大阪,就再也沒去過東京了… 

而最後一次去日本,是1999年的夏天,跟第四任約在沖繩會合,他從大阪、我從高雄飛過去25年前兩個人「最後的相聚」,印象也有點模糊了,只隱約記得,那似曾相識的藍天,與熟悉的帶點微醺海味的暖風,有點像高雄,又彷彿回到了夏威夷【待續】

 

文章標籤

盛夏壯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漫漫人生一程,有趣的地方,就在於它充滿了太多的不可預期,也總讓人驚奇的意料之外!比如說:在離開夏威夷搬到鳳凰城之前,我還是個不折不扣的「哈日族」,對於一般所謂的「西洋人」,興趣不大;但沒想到在鮮少有東方面孔的鳳凰城幾年的「薰陶」之後,情況卻是反轉了過來!一直到三年後我終於返回台灣之後,才又漸漸的「習慣」,看不到什麼「老外」面孔的生活… 

又比如說:在夏威夷的海灘上「認識」了幾個來自日本的觀光客,卻也都是「船過水無痕」之後,在去過那麼多次的日本,在幾個「發展場」之間的尋尋覓覓之後,終於,在東京的酒吧遇見了住大阪的「第四任」;但是,他卻不是日本人,而是來自美國紐約州,在大阪公立高中教英文的美國人!… 

擁有四分之一印第安血統,深咖啡色的捲曲短髮,濃眉搭上也是深褐色的深邃眼睛,比我高一些,但更壯碩的運動員身材,開朗的個性,陽光的笑容,外表看似開放不羈,但卻保有來自他健康家庭的傳統觀念,堅信並奉信monogamist」(一夫一妻/一對一)關係!所以稍早我才說:如果當時他不是單身,或許,我根本就不會在那一個晚上在那個酒吧裡,遇到他,而他過來與我攀談如果當時不是我也單身,那麼那個晚上酒吧相遇之後的「一夜纏綿」,或許就不會發生【待續】

文章標籤

盛夏壯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接上帖】… 記得那時候,跟著那位好朋友去大阪,住的是那時候很流行、專門提供給台灣「單幫客」住的民宿,經營的主人也台灣人,所以語言溝通完全不用擔心。提供早晚兩餐,經濟、乾淨、又安全!但印象中,鋪塌塌米的房間裡除了必要的棉被與枕頭之外,只有一張小小的矮茶几,連衣櫃也沒有,浴室當然是共用,但記憶裡好像也沒從在那邊洗過澡,因為:逛到很晚回去休息時,通常都已帶著罪惡感的在那個「別的地方」,洗過了…

至於後來第一次去東京,應該也是沒多久後,再一次跟著同樣的這位好朋友去的,一樣是在他忙完公事後,再帶著我「到處逛」… 跟著會通日語的朋友去的好處,是再怎麼樣,都有朋友頂著,沒什麼語言的顧慮;然而其實去日本旅遊,有一個很方便的地方,就是很多交通、地名標示,用的都是「漢字」,不會讀音但至少能識字,少了很多迷路的風險…

文章標籤

盛夏壯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接上帖】…話說八十的媽媽,小時候雖然沒有正式受日本教育,但她的兄姐們都是,所以從小耳濡目染,母親也能讀、說流利的日文,除了近年才新增的外來語之外,我媽媽都沒問題。甚至,我從小就是聽我媽媽都用日語發音,來叫我爸爸的名字的 所以我這一代,應該就是所謂「日皇文化」的影響在台灣留下來的,最最末端的殘根虛痕了吧! 

在很小的時候,很多日常物品的名稱,都還習慣會使用日語,只是當時並不知道,甚至以為那是台語,比如說:拖鞋、襯衫、領帶、收音機三、四十年前,國際交流交通尚未像現今這麼普遍方便的年代,其實要見到「真的」日本人,機會並不多… 而長大後的十幾二十年前,也曾經是不折不扣的「哈日族」,但哈的,不是跟同儕一樣的中森名菜、不是早見優、也不是松田聖子,而是千葉真一、緒形拳、高田延彥

所以,當有機會「接觸」並認識感覺很不錯的,總會迷上那長年以來憧憬幻想的形象,總會一頭栽進疑似痴愛迷戀的幻覺,於是以為遇到了真命天子,於是忘記:自己,不過是一個路過的異國旅人;對方,不過是尋求短暫解放的サラリーマン(註)禁忌私密的「喜樂天堂」離開莎喲娜啦後,就該各自隱身忙碌的人海,回歸屬於自己的文化與世界【待續】

文章標籤

盛夏壯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