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今天正月初九天公生!我沒見過我祖父,從有記憶開始,就看到祖母已全心奉獻佛祖。不是排行老大,父親對禮佛的投入與細節,卻傳承的最完整,拜拜,更是虔誠與勤快,每天一早必定上到頂樓佛堂奉茶,三柱香拜過佛祖、關帝爺、與祖先後,才會出門,更別說節日慶典,禮數更是周到;如欲出國,更會交代我們代理我想,那應該是他非常重要的精神寄託

記憶最深刻,是最盛大的大年初九天公生,我們家是三張供桌,擺滿三套供品與禮具,子夜一過便我們小孩子們叫醒,紮實的拜過三組的三跪九叩,不能馬虎結束後,我總是會跟著兩個哥哥一起在冷冷的空氣裡,抵抗著矇矇的睡意,一張張的燒掉父親準備的各種不同含意、不知道有幾套的「金紙

熊熊的閃火,金黃色的光芒,紛飛的紙灰沒想到後來,再有機會在夜裡凝視著那麼大規模的「金紙的火」,卻是十一年前幫父親辦理後事的時候了沒想到,最後不是我哥或是我,而是姐姐,傳承了父親那份對傳統的執著!

 

 

《那一盆火》專輯,詞/曲:侯德建,和聲:李建復。

大年夜的歌聲在遠遠地唱,冷冷的北風緊緊地吹;
我總是癡癡地看著那,輕輕地紙灰慢慢地飛。
曾經是爺爺點著的火,曾經是爹爹交給了我;
分不清究竟為什麼?愛上這熊熊地一盆火。

熊熊地香火在狠狠地燒,層層地紙錢金黃的敲;
敲響了我的相思調,甜甜遠遠地相思調。
別問我唱的什麼調,其實妳心裡全知道;
敲敲胸中鏽了的弦,輕輕地唱妳的相思調。

P.S. 1:三十年多前開始風起雲湧的民歌時代裡,這首侯德健所作詞譜曲、包美聖唱的「那一盆火」,融入中國人「慎終追遠」及「世代傳承」的傳統精神,不但詞、曲、編、唱,都是上乘之作,而且是一首極為重要的歌:民歌不再只是校園青春男女的純純情歌,慢慢的加入了人文關懷和歷史意識,侯德健,絕對是這個歷史意義的先鋒!而包美聖,也不再只是那個對著大哥哥撒嬌、討玩耍的小女孩… 音質音量稍微清晰一點的版本:

 

P.S. 2:說真的,在那個美艷歌星、綜藝節目的年代,要不是有校園民歌的崛起,光憑著好的歌聲,沒有好看的外表,是根本不可能有發片機會的!對照現今選秀節目、素人才華的風潮趨勢,不以「容貌」論英雄,還蠻值得玩味的! :D

校園民歌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校園民歌

專輯介紹: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cdfile.php?item=0020124996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盛夏壯年 的頭像
    盛夏壯年

    《盛夏傳說.潮騷人生》

    盛夏壯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